专家解读东京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:这是目前“最优解”
据日本《朝日新闻》24日报道,安倍在与巴赫的通话中确认★★◆,不会取消东京奥运会★■★◆★。但考虑到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状况,为了让选手以最佳状态参赛■■★◆★■、让观众安心安全地观看比赛★■,双方已达成共识,将在2021年举行东京奥运会,并希望将东京奥运会作为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证明。
“奥运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通常具有切分历史的效能。★◆■◆”高洪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说,比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亚洲国家首次举办这项国际体育赛事,不仅使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★★■◆,同时借助奥运会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,形成一股◆◆■■■★“奥运景气■■■★◆”★★◆★■。在日本经济前景黯淡的今天,日本也需要通过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事重新塑造国际形象■■★■,2020年东京奥运会毫无疑问是其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“历史机遇”。
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24日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称,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围绕2020年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召开的讨论不绝于耳,日本政府也多次表达出努力挽救的姿态。承办奥运会这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■◆★■◆★,对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,这其中蕴含◆★◆“强国力★◆★◆、壮国威、振兴经济、提振民心■◆◆★■”等多种政治目标。
高洪强调,安倍的任期虽然到2021年9月■◆,但以其现在在党内和日本政坛的强势地位★◆■◆■■,想要将任期延至2022年也并非绝对做不到,但他没有选择将奥运会推迟到2022年,因为综合考虑,一年左右的小幅调整是比较可行的选项。可以说,东京奥运会最终决定推迟一年左右,是日本政府几经考量、多方协商所作出的决定,以■◆◆★■■“一年”为准绳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他解释说◆◆,原计划今年7月24日开幕的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,既要看日本和东京的疫情控制情况■◆◆,更要看全球其他国家的疫情情况◆★■■,最终得出★★◆★■“很难如期举办”的结论。那么■■,接下来仅剩两个选项:延期或者放弃◆■◆★★。对于政治家来说,两者相比■★◆◆,延期自然是最优解◆■◆◆。
针对外界关于“东京奥运会开不成了”或者■◆■“索性别办了■■◆■★”等杂音,高洪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“中国从未有过这种说法,我们尊重日本通过合法程序争取到的东京奥运会主办权,即便延期,也会用行动支持东京奥运会。”他强调说,夯实民意基础,保持沟通渠道畅通,将会让中日两国关系走得越来越平稳★★■■■。
“可就算安倍留有◆■★‘私心’,仅凭这点并不足以形成延期奥运的决定。”高洪表示■■■,奥运会延期意味着全球大型赛事的日程都要随之进行调整,整体操作难度颇高◆◆■。若是延期至今年下半年,首先不好预测全球的疫情情况,其次有些体育项目受到季节影响难以进行★★■■■◆。若是延期两年至2022年,则正好赶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◆★★◆■,而且和2024年伦敦奥运会又距离太近■◆★★,赛事效果可能要打折扣。
安倍晋三任期将在2021年9月结束,将奥运会延期至最晚2021年夏季举行,是否有意将该赛事保留在其任期之内?在回答《环球时报》记者的问题时,高洪表示,“东京奥运会无疑是安倍的一张‘政治成绩单■★’,任内亲自主持一场奥运会肯定会为其政治生涯画上‘比较完美的句号★■★◆’■◆■”★■■★。他介绍说,安倍任期内主要有三大目标■◆◆◆★◆:第一,修改宪法,该目标难度较大,安倍可在任期内大幅推进,但真正完成的可能性不大◆■★◆■◆;第二■◆,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,这一目标已经得以实现;第三,主持一场奥运会■★◆◆◆,该目标比修宪容易实现,安倍当然不会轻易放弃。
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】24日晚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进行电话会谈■■★■★◆,确定了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左右的提案方针。国际奥委会和2020年东京奥组委当日发布联合声明◆★◆■★,同意东京奥运会推迟举办■★■◆◆,并表示◆■“东京奥运会必须改在2020年后但不迟于2021年夏季举行。◆★”有专家分析认为,这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是目前的“最优解★■◆★◆◆”。
高洪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中日在奥运合作上有过很多交流,日本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经验★◆■◆■★,中国也向日本分享过新形势下奥运安保等领域的最新方法■■,更不用说两国运动员、教练员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学习★◆★★。